其他
郭沫若诞辰128周年:今天就不要嘲笑他了!
以下内容转载自“笔记本”
其实,在现代新文学阵营中,五四时期的三位诗人胡适、郭沫若、傅斯年,于1948年的首届院士选举中,还分别在中国文学、考古学、历史学三个学科内当选为院士。
反对国民党政权的郭沫若当选为国民政府的首届院士,这是当时学术界的一件大事。
在最初的提名推荐过程中,胡适、梅贻琦、傅斯年及河南大学的四份推荐票,使得郭沫若在小组得票第一,为“郭沫若何以当”这一问题选提供了最为确凿的实证。
讨论、投票的关键时刻,胡适又负责任地引导,使郭沫若在自己并不知情的民国学术现场,顺利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
提 名
1946年10月,在南京召开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第三次年会,讨论了一系列有关建立院士制度的具体问题。
1947年,国民政府决定,由中央研究院主持选举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3月,北大校长胡适赴南京中研院评议会谈话会,商讨院士选举法草案。中研院总干事兼物理研究所所长萨本栋、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各拟了一个草案,提交会议讨论。
傅斯年拟出的第二草案被会议接受,用作讨论基础。
但在推荐候选人和最后投票选举过程中,尤其是数理组和生物组的人选,更多体现出对一些学科奠基人贡献的尊重。有些学生、弟子的发明、贡献可能比老师强,但因为是选举第一届院士,所以这次机会就给了老师,把未来留给学生、弟子。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师道尊严的特点。
5月12日,中央研究院发布《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会通告》,核心内容为:“第一次选举之院士名额为八十人至一百人,分配于数理、生物及人文三组;由各大学、各独立学院、各著有成绩之专门学会或研究机关,提名院士候选人。”
到了8月20日提名截止时,共提名有效候选人510名,经筹备会一再审定,保留402人,提交10月15日第四次评议会讨论。
从起草选举规程,到提名候选人及投票表决,可以明显看出,第一届院士选举过程中,人文学科的人选为胡适、傅斯年所左右。
除去必须考虑的学术组织者和引领风气的长者外,这次人文组院士的标准是:发现、掌握新材料,提出新问题者;传统学术功夫深厚,有影响力,培养学生成就较大者。
如柳诒征是被学界公认的、早年在南京高师一东南大学培养出最多学者的教授。“中国文学”学科不推荐纯文学创作的作家,而是研究语言文学的专家。“哲学类”不推荐玄学论者,而是倾向于实证的哲学史家。“语言学”推出的都是通晓现代语言学,又知本国古汉语的学者。
郭沫若被推荐,是超越政党政治,看重学术本身的一个例证。
胡适是看中郭沫若的甲骨文、上古史研究本身。郭沫若在“人文组考古艺术史科”被四家单位提名,排名第一。梁思成与董作宾获得三家单位提名,李济与梁思永获得两家单位提名。
过 程
抗战胜利后,原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调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兼物理所所长,身兼数职的中央研究院代院长朱家骅根本没有精力打理院士选举这事,具体工作就由萨本栋主持。所以,这次院士选举,萨本栋多借助胡适、傅斯年的力量。
特别要指出的是,萨本栋为这次院士选举出力最大,以至于耽误自己胃病的治疗,在院士大会4个多月后,便于1949年1月31日病逝。
1947年10月13日,胡适到南京出席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15日,中研院评议大会开始。依照中央研究院组织法“评议会条例”,所产生的“评议会第二届评议员”分为“当然评议员”和“聘任评议员”。
这样,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委员、当然评议员、聘任评议员,三个不同组织的成员参与选举会议的议事,最后由“评议会代行其职权”。
而在公告期间,对公告名单中任何候选人之资格有批评意见者,尚可将具体意见函筹备会审阅后,提出评议会,于选举时,作为讨论之参考资料,评议会对于各方批评意见,无不竭诚欢迎,予以重视,一秉大公”。
1948年3月25日,胡适到南京鸡鸣寺一号出席中央研究院评议会议。
经过三天会议,先后五次投票(一次普选,四次补选),产生结果——选出院士81人,郭沫若当选。
- END -
版权声明
文章节选自《读者报》,为传播而发,特此声明!